贾府败落怪贾母奢华享乐?别冤枉老太太!她是贾府最出色的大女主
贾母是《红楼梦》中的地位至高的长者,她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人人艳羡。
因为书中呈现的是贾母的老年时期,她已经退居幕后,每天的主要生活就是锦衣玉食,吃喝玩乐,享受众晚辈以及家里奴才们的奉承。
所以,导致很多读者只看到贾母安富尊荣的一面,认为她生活奢侈浮华,是个只知道享乐的老太太。
又因为贾府的子孙大多不争气,更是有读者把这笔账算到了贾母头上,认为贾母管教子孙无能,导致家业破败。至于贾母宠爱孙子贾宝玉,纵容他厮混内帷,更是被骂败坏了贾府的家风,也耽误了宝玉科举做官,中兴家业。
其实这些基本都属于冤枉老太太,事实上贾母作荣国府第二代当家主母,她的一生也历经波澜,从重孙媳妇做起直到自己也有了重孙媳妇,辛苦操劳了几十年,为了家族几乎耗尽心血,她是贾府里付出最多,也是最出色的当家主母。
贾府的败落是大势所趋,根本不是贾母一个人能力挽狂澜的,也不是宝玉读书做了官就能拯救的。
凭贾母这么多年来对贾府家族的贡献,她现在享受的一切尊荣都是理所当然,应该的。
贾母是贾府四代最杰出的当家主母,这些细节表明她对家族的付出从未停止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提到:“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说的就是贾母,她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女,正儿八经的侯门嫡女,大家闺秀。
当年还是侯门千金的的贾母,被父亲做主嫁给了一门二国公的贾府,荣国公的嫡长子贾代善,从此她就是荣国府的第二代当家主母。
贾府是靠从龙有功,太祖皇帝开国建邦给授予封爵才创立家业,步入贵族行列的。
初代宁荣两位国公都是行伍出身,也就是说贾家祖上就算不是穷苦出身,顶多也就是大地主,不大可能是什么官宦贵族。这一点从贾家世代不太重视子孙教育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也就意味着宁荣两位国公的夫人在出身教养上不可能比得上史家的嫡女。因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是文官,史家的文化底蕴远远高于贾府,就算对比贾府最出色的女儿探春,诗才文学造诣也远远比不上史家孙女史湘云。
所以,贾母当年作为史家千金嫁入荣国府做孙媳妇,从出身门第和个人素质方面已经超越了她的婆婆、太婆婆。而从《红楼梦》全书看来,贾母之后的所有儿孙媳妇们,也没有一个能和她相提并论。
贾母在第四十七回中自己回顾说:“我进了这门子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凭着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了些……”
读者由此可知,贾母这一生并不是一直这样安富尊荣,吃喝玩乐过来的。
她嫁入贾府的时候不过十五岁左右,作为一个重孙媳妇,上面三层公婆,每天仅是晨昏定省就是一项大工程,更别提还要伺候吃饭,跟着婆婆管家理事,更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教训。
因为贾府是世礼簪缨之族,当上贵族之后就开始要面子讲排场,连刘姥姥都说:“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这种高门大户的媳妇可不好当。看看邢夫人和王夫人,五十岁了还要在贾母面前立规矩,贾母不让坐下,她们就只能站着伺候,被骂到脸上也不能吭一声。
李纨和王熙凤是孙子媳妇,伺候婆婆太婆婆也很辛苦,不仅要管理好自己家里的丈夫子女和小妾丫鬟的事情,还要伺候奉承长辈,照顾家里的小叔子小姑子们,以及应酬复杂的妯娌关系,以及外面世交亲友的往来人情。
贾母作为重孙子媳妇,当年是从秦可卿那个位置一步一步地爬上来的。这期间,她经历了太公婆的丧事,公婆的丧事,丈夫的丧事。
看看王熙凤只经过秦可卿葬礼就有了巨大的成长,可是贾母仅治理丧事的经验就是她的五六倍。
贾代善死后,贾母的位置才算真正提高了,成了真正管家理事说了算的女主人。可是她也成为失去丈夫的年轻寡妇。
根据张道士说:“当日国公爷的模样儿,大约连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楚了。”可见贾代善过世得很早,贾赦贾政当时顶多也就才十来岁,否则不至于连自己亲爹长啥样都记不清了。
书中贾母的年纪有点乱,但是贾赦贾政都是五六十岁的养子,由此推知贾母的年龄应该是在七十多岁,也就是说贾母守寡已经守了近四十年了,这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贾代善死后,贾赦年少袭爵,世事不知,荣国府里的大小事务只能都由贾母做主,包括贾赦和贾政、贾敏等子女的婚事,可能都是贾代善生前定下的,但应该都是贾母操持的。
后来直到贾赦的原配妻子过门,贾母才算有了帮手,然后这位出色的长媳早逝,贾赦也不知道犯了什么大事,导致他失去了家业的管理继承权。
贾母背着偏心的恶名,被外人议论,被贾赦抱怨,也把家业交给贾政打理,让王夫人接管当家主母的重任。
相对贾赦来说,为人端方书生气的贾政虽然不喜欢管理这些俗物,但明显靠谱很多。只可惜王夫人笨笨的,双商欠费,自私自私,除了出身高贵之外,并不能真正承担起当家主母的责任。
贾母又看好了王熙凤是个玩笑就能杀伐决断的厉害女子,顺水推舟又娶了一个王家女儿过门,并支持她承担起了荣国府的中馈。
贾赦和贾政两房一向是斗得乌眼鸡一样,如果没有贾母做主,贾赦和邢夫人根本不可能同意娶王夫人的内侄女做儿媳妇的。
王熙凤果然不负贾母所望,虽然手段狠招惹抱怨,但也确实镇住了贾府日渐败落,恶奴群起的乱象。可惜王熙凤后来病了,贾母不得不亲自出手,雷厉风行地治理了大观园夜饮聚赌。王夫人如果能处理这件事,哪里需要贾母操心呢?
贾母平衡荣国府内部关系的同时,还注重打理各种外部的人脉关系。
她为了家族转型清流,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贾敏嫁给了林如海,虽然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但是却要生离死别,那里比得上在京城找个近便婆家好呢。
贾敏跟随林如海外任,至少已经六七年没见过贾母,否则林黛玉不至于没去过一次姥姥家。就连贾敏生孩子,贾敏生病过世,贾母都没能陪伴在身边,这是一个母亲内心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与遗憾,所以,贾母才那样疼爱林黛玉,是因为她把对贾敏的亏欠与爱,都补偿给了黛玉。
但是,古代名门望族的女人大都逃不过要牺牲自己为家族联姻的命运,贾母自己也是家族联姻的棋子。为了家族,她只能以大局为重,牺牲掉女儿,然后还要牺牲掉孙女们。
眼看着贾府的男人们不争气,就算有精深举业的考中了进士、举人也没有一个能出任高官的。贾母必须另辟蹊径,希望通过联姻的方式以求延续家族的发展。
大年初一富贵命的孙女贾元春,贾母亲自带在身边教养,十来岁因为“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做女官,后来果然一步登天当了贵妃娘娘,让贾府成功与皇室联姻,得以在末世又显赫了一把。
剩下的三个孙女,贾母也都养在膝下,说是为了热闹,也是为了让她们能学着点。小红都知道跟王熙凤可以学会眉眼高低,迎探惜三春跟着贾母肯定能学会更高段位的智慧,毕竟连贾母身边的大丫鬟鸳鸯都那么出色。
除了迎春资质有限,性格不讨喜之外,探春可以说学到了贾母的精髓,惜春年纪小也学会了在虎狼窝里如何自保。
贾母之所以收养惜春,应该也是源自她当年和贾敬这个侄子的关系。贾母曾对王夫人等夸赞过王熙凤对小叔子小姑子们照顾周到,说“都是经过妯娌姑嫂的,还有她这样想的到的没有?"
贾母也曾在薛宝钗奉承“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时说过:“当日我象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这就说明贾母当年管家理事能力比王熙凤更强,侍奉公婆比王熙凤更加乖巧殷勤,照顾家里的兄弟姐妹子侄等比王熙凤更周到。
贾敬虽然是宁国府的侄子,当年应该也受到过贾母的照顾,贾代善过世后,贾敬作为贾府第三代文字辈的大哥应该也给予过贾母很多帮衬。
所以贾敬出家,贾母愿意帮他抚养惜春,贾敬死后,贾母也哭得很伤心。试想如果贾府不倒,王熙凤坐上了贾母的位置,当宝玉出家,妻子也过世了,王熙凤应该也会收养照顾宝玉的女儿。
贾母即使不再管家理事,她也从没有真的不问世事了,她仍旧关心家事,也注重和姻亲们的世交关系,与顶流权贵们维持着不错的交往。她七十多岁了还经常要熬夜加班,应酬各种繁文缛节。
贾母过八十大寿来的都是些“皇亲附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阁下都府督镇及诰命”,可以说是除了皇帝之外的重量级人物了。
贾母还要按品大妆迎接,陪着这些王妃命妇们看戏、吃饭、说笑,好几天不能好好休息地搞公关。
如果不是为了贾府的体面,加强和这些贵人们的联系,贾母大可以不必大办这个生日宴,直推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就完了,谁能勉强呢?
元春省亲,贾母和这些年轻人一样,头一天晚上就没睡,至十五日五鼓(凌晨3到5点),就起床按品服大妆在门外恭候,一直站到了中午头,然后省亲折腾了一晚上,贾母就要跟着加夜班,直到元春离开,贾母至少已经二十四小事没睡觉,还要聚精会神的应对各种礼仪,对于一个七十多的老人来说难道不辛苦吗?
这样的加班对贾母来说年年都有,虽然不再省亲,但每年过年大冬天也是要五鼓起来去宫里朝贺,还要回来祭祀宗祠。
赶上老太妃这样的国丧,贾母也要和年轻的媳妇们一起随祭,每天都要早晚两遍祭奠。头一遍都是早上五更天,也就是凌晨三点到五点就已经哭完了,然后中午还有一场。这还不算完,还要长途跋涉出差,跟随大部队给老太妃送灵。前后折腾完一两个月,贾母这种七八十岁的老人容易吗?
就算没有这些大事,贾母平时也不省心。要收养照顾娘家的侄孙女史湘云和娘家的侄子们保持好关系;还要应酬甄家这样的老亲世交,甄家来了女人请安,贾母要亲自接见,陪着说话,甄夫人和甄小姐来做客,吃饭看戏,贾母肯定也是要作陪的。
按照贾母晚年的这个工作安排所需要的脑力和体力,就是一个年轻人也未必会觉得很轻松吧。
所以,不要以为贾母平时只知道享乐,人家能享受这一份尊容都是理所应当的,靠自己的实力挣来的。
而且,她真的没有读者想象的那么轻松快乐,甚至有时候不比一个普通农村地主婆更加自由惬意。
贾母是贾府的门面担当,她私人的物质生活并不奢侈,只是讲究精致
总有读者认为贾母的生活多么奢侈,更可笑的是还有人认为贾母吃垮了贾府。其实就是对古代人的生活缺乏想象的误解。
《红楼梦》中贾母的物质生活水平真的只是贵族水准,并没有穷奢极欲,也没有铺张浪费。
她无非就是多使了几个丫鬟,每天听听戏,喝喝茶,逛逛花园,去寺庙祈福。她和那些土财主暴发户的区别就在衣食住行更加精致讲究而已。
贾母的身份地位,加上宁荣二公开创了贾府铺张的风格,决定了贾母不能因为家里情况大不如前了就开始节衣缩食。别人都可以裁剪用度,俭省节约,唯独贾母不能,因为贾母是贾府的门面担当。
如果贾母身边只剩下两个丫鬟,每天也不再讲究吃穿住行,连个小戏子都养不起,过生日摆酒清客招待王妃公主都是些青菜豆腐,那么不仅意味着贾府已经彻底完了,还会让贾赦贾政背上不孝的罪名,被皇帝处罚。
只有贾母养尊处优,看上去安富尊荣,贾府上下,以及外面的亲友世交才会对贾府高看一眼,贾母过的好,才能证明贾府还能撑得住。否则贾府只会更加困顿。
贾母本人的私生活并没有铺张浪费。虽然厨房的柳嫂子说的:“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吃到一个月现算倒好。”
但贾母绝不是跟慈禧太后一样每顿饭几百个菜,而是每顿饭按照贾母的喜好,随意选择。第七十五回专门写过贾母吃饭。
几色菜已摆完,另有两大捧盒内捧了几色菜来,便知是各房另外孝敬的旧规矩.贾母因问:“都是些什么?上几次我就吩咐,如今可以把这些了罢,你们还不听,如今比不得在先辐辏的时光了。”
鸳鸯说:“这两样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来,大老爷送来的。这一碗是鸡髓笋,是外头老爷送上来的。”再加上王夫人送来的“椒油莼酱”,一顿饭中儿子儿媳孝敬的才四个菜而已,加上贾母自己的菜,加起来可能一共都不到十个。
就这样贾母还嫌多了,再次表示:“上几次我就吩咐,如今可以把这些蠲了罢,你们还不听。如今比不得在先辐辏的时光了。”可见贾母已经从自己开始省俭了,她一顿饭吃的很少,吃不完的饭菜就赏给晚辈们吃。
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哥儿吃去,”又指着“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
就连贾母自己吃的红稻米,也都是自己田庄上产的,那些鸡鸭鱼牛羊肉、海鲜、熊掌、海参、鹿肉、兔肉、野鸡等山珍野味,甚至包括贾母吃的滋补大菜“牛乳蒸羊羔”都是田庄上送来的。并没有花官中的钱去外面买。对比贾珍设宴杀猪宰羊,贾母真的吃的很省了。
除了逢年过节,生日宴席,亲友往来,贾母甚至都不怎么请客。她给薛宝钗过生日拿了二十两银子,给王熙凤凑份子也是二十两银子,在大观园两次宴请刘姥姥,吃的都是贾府平时的私房菜和家常点心。
就连那道看上去高不可攀的“茄鲞”,虽然一道菜需要十几只鸡来配,但是做的量也大,足足做了一坛子,属于糟菜系列。明清时期,一只鸡大概在30-300文之间,就算一顿吃十只鸡,顶多也就3两银子而已。
对比一下蔡太师宴请土财主西门大官人的饭菜,那才叫奢靡,连一向铺张浪费习惯了的西门大财主也目瞪口呆。
翟谦交府干收了,就摆酒和西门庆洗尘。不一时,只见剔犀官桌上,摆上珍羞美味来,只好没有龙肝凤髓罢了,其余般般俱有,便是蔡太师自家受用,也不过如此。
再看看贾珍在宁国府聚集了世家子弟聚赌斗富,吃吃喝喝的斗富简直比贾母过分一万倍。
这些来的皆系世袭公子,人人家道丰富,且都在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荡纨裤.因此大家议定,每日轮流作晚饭之主,-每日来射,不便独扰贾蓉一人之意。于是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艺好烹炮。
贾母不仅不爱清客,自己吃的也不浪费,而且她还能一个菜吃两顿,这顿喝了野鸡崽子汤,下顿再让王熙凤给她炸两块就稀饭吃,就连吃桃子也不过吃半个。
这不过是一个普通贵族老太太的普通生活标准而已。
贾母的衣食住行高档并不在花了多少钱,而是在于她过的精致讲究。
她听戏喜欢家里小戏子们清唱,只用箫管伴奏;她穿衣服从来不穿外面人送的,只要自己的贴身丫鬟缝制,宝玉就学会了她这个习惯;她吃饭要儿媳孙媳团团伺候,旁边侍奉的丫鬟十来个各司其职;她喝茶也有讲究,吃了饭要养生不喝六安茶,只喝老君眉;她品笛都要隔着水音,要吹得缓慢,才觉得更有意境……
贾母的高雅品味和通身的贵气,根本不是靠钱能堆砌出来的。贾府的财务亏空绝不应该让贾母来背锅。
总结贾母这一辈子,她对于公婆,对于丈夫,对于儿女,对家族,应该尽的责任都尽到了。她作为荣国府的第四代当家主母,是合格的,也是最为出色的。
贾母主要有两个黑点,一个是长子贾赦没有教育好,这是事实。从贾府的家庭结构来看,贾赦的教育不能全让贾母背锅。
因为贾赦出生的时候还有爹,有祖父母,说不定还有太祖父母,贾赦作为长子长孙,因为身份贵重,很可能受到更多长辈溺爱。
贾代善教育儿子很严厉,动不动就要打死,祖父贾源也更偏爱贾政,如果贾母再对贾赦再严厉,估计贾赦都没活路了。
一般母亲总是对头一个孩子付出的爱比较多,贾赦都五六十岁了,崴了脚贾母还忙让人去看,生病了也是贾母让侄子们去探望,足见贾母对贾赦这个儿子其实还是很好的。
可贾赦的确是个不象样的,除了贪财好色,不好好当官之外,还有纨绔子弟嚣张跋扈的通病。可是他对比贾珍贾蓉这些人,总算没荒唐的不像话,虽然养了一帮小老婆,也都是有名有分的。就是也不知道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丑事,失去了管家权,但至少面子上对贾母的孝顺也算过的去,就是不甘心想要夺回管家权,至少贾母活着,他还不敢。
如果非要问贾母为什么不对贾赦严加管教?那就是说笑了,古代母亲和儿子之间,是夫死从子。贾母能镇得住贾赦全靠孝道二字,对这个上了年纪又做官的儿子,她管贾赦也不会听的。
至于贾珍、贾琏等孙子辈就更隔了一层,他们都对贾母比较孝顺。贾母和他们已经甚至有一些相互制约的利益关系,他们各自的父母都不管,还能指望贾母管?
贾母的另一个黑点就是宠溺贾宝玉,厮混内帏,这确实事属于贾母做的过分了。
古往今来,祖母宠溺孙子是人之常情,贾母对宝玉的宠爱其实是有底线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得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只不过这个底线低了点,就是只讨贾母喜欢就行了。如果说贾宝玉十岁前厮混内帏也就罢了,等到了八十回宝玉至少也十七八岁了,居然还能再姐妹们屋里自由活动,这简直不可思议,贾母难辞其咎。
贾母倒也是希望宝玉读书有出息的,宝玉做了好诗,贾母就特别高兴。她只是太把宝玉当成小孩子了,总事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舍不得宝玉受一点苦。结果宝玉就真的总是内心拒绝长大,总想着和姐妹们永远厮混,永远也不想承担家族责任。
可是宝玉也是有爹妈的,慈母多败儿,养不教父之过,贾政和王夫人的责任至少要和贾母对开。
贾政对宝玉足够很严厉,可后来也他看透了仕途经济,也对宝玉放弃治疗。王夫人对宝玉也有很大期望,又害怕宝玉重蹈贾珠覆辙,只要他好好活着就行。
至于贾宝玉呢,一个下凡历劫的神仙,周岁就懂的抓胭脂水粉的妇女之友,就算没有贾母宠溺,就算父母严加管教,他也不可能成为贾雨村式的“禄蠹”,王子腾式的野心家,凭他一人之力,也难以挽救整个贾府的衰落。
所以,就算可以说贾母把宝玉惯坏了,也不能说因此就是贾母害的贾家灭亡。
贾府的败落责任都在第三代、第四代的中青年身上,贾赦贾政贾珍贾琏在外不争气,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王熙凤在内搞宅斗,元春再宫里也不得宠,宝玉在家里不好好读书也就算了,居然连家事也完全不理会。
但是,唯独怪不到贾母头上,她已经是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她该负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她一生都在为贾府这个大家族不断的付出,就算如今也不能完全静心享福,谁还忍心能苛责她呢?
南山橘暖/文
全网统一ID:南山橘暖读书时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新于:11天前